黄连的功效与作用,黄连的副作用与禁忌,中药黄连图片

商盟百科网 2023-04-26 19:02 34

摘要: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黄连的功效与作用,黄连的副作用与禁忌,中药黄连图片,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,如果你喜欢还可以浏览黄连的功效与作用,黄连的副作用与禁忌,中药黄连图片的最新相关推荐信息。

黄连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连(味连、鸡爪连)、三角叶黄连(雅连)、云南黄连(云连)或峨嵋野连(凤尾连、岩黄连)的根茎。味连主产于重庆万州市、涪陵地区,湖北西部及郧阳地区;雅连主产于四川乐山、贵州毕节地区;云连主产于云南德钦、碧江等地。黄连在仲景书中,《伤寒论》入12方次、《金匮要略》入7方次。

黄连别名:川连、姜连、川黄连、姜黄连、姜川连、姜制黄连、萸连、萸黄连、炒黄连、吴萸黄连、酒连、酒黄连、酒饮连、猪胆汁炒黄连、盐炒黄连、黄连炭、姜汁炒川连、尾连等。

【药性特点】黄连苦,寒。入心、肝、胃、大肠经。功效与作用: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。主治太阳病,少阴病,厥阴病,狐惑病,吐衄血病,呕吐下利病,蛔虫病,妇人产后病等。

  【黄连的临床应用】

(一)治太阳病变证

1.热证,

葛根黄芩黄连汤证

见证、证质、证治、证方(见葛根条)。

黄连在葛根黄芩黄连汤中,合黄芩苦寒清热,厚肠胃,坚阴止利。

2.上热下寒证

黄连汤证

证见:欲呕吐,腹中冷痛(173)。证质为上热下寒,升降失调。治用黄连汤。方中黄连苦寒,清在上之热,干姜辛热,温在下之寒,二药相伍辛开苦降为主药;桂枝辛温散寒,宣通上下之阳气;炙甘草、人参、大枣甘温益气和中。恢复中焦升降之职;半夏降逆和胃止呕。

3.结胸证

小陷胸汤证

证见:心下痞硬,按之则痛,胸闷喘满,咳吐黄痰,苔黄腻,脉浮滑(138),证质为痰热互结于心下。治用小陷胸汤。方中黄连苦寒,清泄心下之热结;半夏辛温,化痰涤饮,消痞散结;瓜萎实甘寒滑润,既能助黄连清热泻火,又能助半夏化痰开结,同时还有润便导下的作用。三药合用,具有辛开苦降,清热涤痰开结的功效。共同形成痰热下趋之势。

4.痞证

(1)大黄黄连泻心汤证

见证、证质、证治、证方(见大黄条)。

黄连在大黄黄连泻心汤中,方中大黄泻热和胃;黄连泻心胃之火,黄芩泻中焦实火,三药合用,邪热得清,气机流畅,则痞闷自消。(商盟百科网www.chnore.com)

(2)附子泻心汤证

证见:心下痞,按之濡,心烦口渴,恶寒汗出,舌红苔黄,脉微数(155),证质为胃热气滞,卫阳不固。治用附子泻心汤。方用大黄、黄连、黄芩之苦寒,清泻上部之邪热,附子之辛热以温经复阳固表。四药合用,寒温并用,补泻兼施,泻热消痞,扶阳固表。

(3)半夏泻心汤证

证见、证质、证治、证方(见半夏条)。

黄连在半夏泻心汤中,合黄芩苦寒泄降,淸热和胃,泄其满。

半夏泻心汤证,亦见于《金匮要略》呕利病寒热错杂证,即异病同治例。

(4)生姜泻心汤证

见证、证质、证治、证方(见生姜条)

黄连在生姜泻心汤中,合黄芩与半夏、生姜为伍,辛开苦降,以开泄寒热痞塞之结滞。

(5)甘草泻心汤证

见证、证质、证治、证方(见甘草条)

黄连在甘草泻心汤中,合黄芩苦寒清热,燥湿和胃消痞。

甘草泻心汤证,尚见于《金匮要略》狐惑病湿热虫毒证,亦异病同治之例。

(二)治少阴病

少阴病热化证

黄连阿胶汤证

证见:心中烦,不得卧,口干咽燥,舌红少苔,脉沉细数(303),证质为阴虚火旺,心肾不交。治用黄连阿胶汤。方中重用黄连、黄芩泻心火,芍药、阿胶、鸡子黄滋肾阴。方中鸡子黄为血肉有情之品,擅长于养心滋心肾,需生用。全方合用,共奏泻心火,滋肾水,交通心肾之效。

(三)治厥阴病

1.厥阴病寒热错杂证(商盟百科网www.chnore.com)

(1)乌梅丸证

见证、证质、证治、证方(见乌梅条)。

黄连在乌梅丸中,与黄柏以清上热。

(2)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

见证、证质、证治、证方(见黄芩条)。

黄连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中,合黄芩苦寒以清胃热。

2.厥阴病热证

白头翁汤证

见证、证质、证治、证方(见白头翁条)。

黄连在白头翁汤中,合黄柏清热燥湿,坚阴厚肠。

(四)治吐衄病

热盛吐衄证

泻心汤证

见证、证质、证治、证方(见大黄条)。

黄连在泻心汤中,合黄芩大苦大寒,清泄心胃实火。

(五)妇人产后病

热利伤阴证

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证

见证、证质、证治、证方(见白头翁条)。(商盟百科网www.chnore.com)

黄连在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中,配黄柏清热燥湿,坚阴厚肠。

黄连的配伍应用

1、黄连治心肾不交,怔忡无寐: 生川连五钱,肉桂心五分。研细,白蜜丸。空心淡盐汤下。(《四科简效方》交泰丸)2、黄连治心经实热:黄连七钱,水一盏半,煎一盏,食远温服。小儿减之。(《局方》泻心汤)3、黄连治脏毒: 鹰爪黄连末,用独头蒜一颗,煨香烂熟,研和入臼,治丸如梧子大。每服三、四十丸,陈米饮下。(《本事方释义》蒜连丸)4、黄连治大热盛,烦呕,呻吟,错语,不得卧:黄连三两,黄芩、黄柏各二两,栀子十四枚(擘)。上四味,切,以水六升,煮取二升,分二服。忌猪肉、冷水。(《外台秘要方》黄连解毒汤)5、黄连治伤寒胸中有热,胃中有邪气,腹中痛,欲呕吐者:黄连三两,甘草三两(炙),干姜三两,桂枝三两(去皮),人参二两,半夏半升(洗),大枣十二枚(擘)。上七味。以水一斗,煮取六升,去滓。温服,昼三夜二。(《伤寒论》黄连汤)6、黄连治大冷洞痢肠滑,下赤白如鱼脑,日夜无节度,腹痛不可堪忍者: 黄连六两,干姜二两,当归、阿胶各三两。上四味,末之,以大醋八合烊胶和之,并手丸加大豆许,干之。大人饮服三十丸,小儿百日以还三丸,期年者五丸,余以意加减,日三服。(《千金方》驻车丸)7、治眼赤痛,除热: 黄连半两,大枣一枚(切)。上二陈,以水五合,煎取一合,去滓,展锦取如麻子注目,日十夜再。(《僧深集方》黄连煎)8、治脾受湿气,泄利不止,米谷退化,脐腹刺痛,小儿有疳气下痢,亦能治之:9、黄连治呕吐酸水,脉弦迟者: 人参、白术、干姜、炙甘草、黄连,水煎服。(《症因脉治》连理汤)10、治肝火: 黄连六两,吴茱萸一两或半两。上为末,水丸或蒸饼丸。 白汤下五十丸。(《丹溪心法》左金丸一名回令丸)11、治诸痢脾泄,脏毒下血: 雅州黄连半斤,去毛,切,装肥猪大肠内,扎定,入砂锅中,以水酒煮烂,取连焙,研末,捣肠和丸梧子大。每服百丸,米汤下。(《仁斋直指方》)12、黄连治下痢: 宣黄连、青木香,同捣筛,白蜜丸,如梧子。空腹饮下二、三十丸, 日再。其久冷人, 即用煨熟大蒜作丸。婴孺用之亦效。 (《兵部手集方》香连丸)13、黄连治心烦懊憹反复,心乱,怔忡,上热,胸中气乱,心下痞闷,食入反出:朱砂四钱,黄连五钱,生甘草二钱半。为细末,汤浸蒸饼,丸如黍米大。每服一十丸,食后时时津唾咽下。 (《仁斋直指方》黄连安神丸)14、治少阴病,得之二三日以上,心中烦,不得卧: 黄连四两,黄芩二两,芍药二两,鸡子黄二枚,阿胶三两(一云三挺)。上五味,以水六升,先煮三物,取二升,去滓,纳胶烊尽,小冷,纳鸡子黄,搅令相得。温服七台,日三服。(《伤寒论》黄连阿胶汤)黄连(去须)、吴茱萸(去梗,炒)、白芍药各五两:上为细末,面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浓煎米饮下,空心日三服。(《局方》戊己丸)15、黄连治心气不足,吐血衄血,亦治霍乱: 大黄二两,黄连、黄芩各一两。上三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。顿服之。(《金匮要略》泻心汤)16、黄连治小儿胃热吐乳: 黄连二钱,消半夏二钱。共为细末,分100等分,日服三次,每次一分。(辽宁《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》)18、黄连治小儿口疳: 黄连、芦荟等分,为末。每蜜汤服五分。定马牙疳,入蟾灰等分,青黛减半,麝香少许。(《简便单方》)19、治痈疽肿毒,已溃未溃皆可用: 黄连、槟榔等分,为末,以鸡子清调搽之。 (《简易方论》)20、治消渴能饮水,小便甜,有如脂麸片,日夜六、七十起:冬瓜一枚,黄连十两。上截冬瓜头去穰,入黄连末,火中煨之,侯黄连熟,布绞取汁。一服一大盏,日再服,但服两三枚瓜,以差为度。 (《近效方》)21、黄连治妇人热劳羸瘦: 黄连三两(去须),人参一两(去芦头),赤茯苓一两,黄芪一两(锉),木雷半两,鳖甲一两半(涂醋,炙令黄,去裙谰),柴胡一两(去苗),地骨皮半两,桃仁一两半(汤浸去皮、尖、双仁,麸炒微黄)。上药,捣细罗为散,用好嫩猪肚一枚,将前药末安猪肚内,以线子缝合,蒸令烂熟,砂盆内研令如膏,为丸如梧桐子大。食前,以粥饮下三十丸。(《圣惠方》黄连猪肚丸)22、黄连治心下痞,按之濡,其脉关上浮者:大黄二两,黄连一两。上二陈,以麻沸汤二升渍之,须臾绞去滓。分温再服。(《伤寒论》大黄黄连泻心汤)23、治小结胸病,正在心下,按之则痛,脉浮滑者:黄连一两,半夏半升(洗),桥楼实大者一枚。上三味,以水六升,先煮栝楼,取三升,去滓,内诸药,煮取二升,去滓。分温三服。(《伤寒论》小陷胸汤)24、黄连治脓疱疮,急性湿疹: 黄连、松香、海螵蛸各三钱。共研细末,加黄蜡二钱,放入适量熟胡麻油内溶化,调成软膏。涂于患处,每日三次。涂药前用热毛巾湿敷患处,使疮痂脱落。(内蒙古《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》)25、治妊娠子烦,口干不得卧:黄连末,每服一钱,粥饮下,或酒蒸黄连丸,亦妙。(《妇人良方》)26、黄连治药中巴豆,下痢不止: 末干姜、黄连,服方寸匕。(《补缺肘后方》)用药禁忌胃虚呕恶,脾虚泄泻,五更肾泻,均应慎服。27、治口舌生疮: 黄连煎酒,时含呷之。 (《肘后方》)28、黄连治醇酒厚味,唇齿作痛,或齿龈溃烂,或连头面颈项作痛:黄连(炒)一钱五分,生地黄、牡丹皮、当归各一钱,升麻二钱。上水煎服,实热便秘加大黄。(《妇人良方》清胃散)

【黄连的用量用法】

1.用量 常用量,3—12克。

最小量1两(3克),如半夏泻心汤。

最大量,4两(12克),如黄连阿胶汤。

2.用法 汤剂,丸药,散剂。

按:黄连大苦大寒,大寒能清,味苦性燥,具有泻火燥湿之功。尤长于泻心火,清胃肠湿热,而为清心、除烦、消痞、止利,治湿火郁结之主药。故凡心火亢盛的烦热神昏,或心烦失眠,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;以及肠胃湿热的痞满呕吐,泻利腹痛等证,皆为要药。本品既长于泻心火,又善于解毒热,所以亦为外科疔毒痈肿、口舌赤烂等证的常用之品,不论内服外用,效果均良好。

此外,黄连若过量服用,则苦寒败胃,使消化不良。同时,本品性燥,多用则伤胃津,如火盛伤津者,应与养阴药同用。炒制后,虽可减轻苦寒之性,然究属伤胃之品,故脾胃虚寒非有实火者则不宜用。清热泻火宜生用,清上焦火宜酒炒,止呕吐宜姜汁拌炒。

  【黄连的文献摘要】

《神农本草经》:“主热气目痛,眦伤泪出,明目,肠澼腹痛下痢,妇人阴中肿痛。”

《本草纲目》引《名医别录》:“止消渴……调胃厚肠……疗口疮。”

《珍珠囊》:“其用有六:泻心脏火,一也;去中焦湿热,二也;诸疮必用,三也;去风湿,四也;治赤眼暴发,五也;止中部见血,六也。”

《本草纲目》:“五脏六腑皆有火,平心治,动作病……黄连为治火之主药。”

(商盟百科网www.chnore.com)

  【黄连的药理作用】

1.据化学分析 黄连的根状茎含多种生物碱,主要为小檗碱(黄连素),其次为黄连碱、甲基黄连碱,掌叶防己碱、药根碱、非洲防己碱;此外,还含有青荧光酸等。

2.据药理研究

a、小檗碱有加强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功能。

b、小檗碱可增加胆汁形成,使胆汁变稀,故有很好的利胆作用,对胆囊炎甚为合适。

c、小檗碱能扩张末梢血管,有降压作用。

d、小檗碱对子宫、膀胱、支气管和肠胃道平滑肌都有兴奋作用。

e、小剂量黄连素能增强乙酰胆碱的作用,抗箭毒作用和抗肾上腺素作用。

f、小檗碱有缓和的解热作用。

3.据抗菌试验 本品抗菌谱较广,对痢疾杆菌作用最强,优于磺胺,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肺炎双球菌、脑膜炎球菌、白喉杆菌、链球菌和结核杆菌也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。此外,体外试验黄连素和黄连煎剂,对钩端螺旋体也有较强的抗菌作用;另外,还有抗多种流感病毒、阿米巴原虫和真菌的作用。

4.据现代临床 主治糖尿病,甲状腺功能亢进,内分泌失调,更年期综合征,乙型脑炎,流行性脑脊髓膜炎,慢性浅表性胃炎,慢性萎缩性胃炎,急性胰腺炎,胆道蛔虫症,急性、慢性胆囊炎,细菌性痢疾,阿米巴痢疾,慢性结肠炎,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,急性中耳炎,急性眼结膜炎,急性扁挑体炎等。

黄连的副作用与禁忌

黄连大苦大寒,过服久服易伤脾胃,脾胃虚寒者忌用。苦燥伤津,阴虚津伤者慎用。胃虚呕恶,脾虚泄泻,五更肾泻,均应慎服。 黄连恶菊花、芜花、玄参、白鲜;畏款冬;恶白僵蚕,忌猪肉;畏牛膝。

延伸阅读:

黄连的功效与作用,黄连的副作用与禁忌,中药黄连图片


相关推荐

评论列表
关闭

用微信“扫一扫”